-
“高三很辛苦,但請看我如何漂亮地堅持!”看完莫名心疼! 2022-01-11
-
給家長的一些建議和提示 2021-12-25
《野望》
唐代·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翻譯:
黃昏的時候佇立在東皋村頭悵望,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每棵樹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都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驅(qū)趕著牛群回家,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物各自隨愿而歸。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于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fā)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①“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备奘撬叺?。東皋,指他家鄉(xiāng)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后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搬阋小笔桥腔驳囊馑??!坝我馈?,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xiàn)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②“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寫薄暮中所見景物?!迸e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fā)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tài)與動態(tài),搭配得恰到好處。
③“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闭f自己在現(xiàn)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翻譯:
過去的仙人已經(jīng)駕著黃鶴飛走了,只留下空蕩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白云悠悠。
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
暮色漸漸漫起,哪里是我的家鄉(xiāng)?江面煙波渺渺讓人更生煩愁。
賞析: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是吊古懷鄉(xiāng)之佳作。
首聯(lián)“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詩人滿懷對黃鶴樓的美好憧憬慕名前來,可仙人駕鶴杳無蹤跡,鶴去樓空,眼前就是一座尋??梢姷慕瓨?。美好憧憬與尋常江樓的落差,在詩人心中布上了一層悵然若失的底色,為鄉(xiāng)愁情結(jié)的抒發(fā)作了潛在的鋪墊。
頷聯(lián)“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本句具有一種普遍包舉的意味,抒發(fā)了詩人歲月難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為下文寫鄉(xiāng)關(guān)難歸的無限愁思鋪墊,因而成為深值關(guān)注和反復(fù)品味的名句。
頸聯(lián)“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兩句筆鋒一轉(zhuǎn),由寫傳說中的仙人、黃鶴及黃鶴樓,轉(zhuǎn)而寫詩人眼前登黃鶴樓所見,由寫虛幻的傳說轉(zhuǎn)為實寫眼前的所見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漢陽城清晰可見的樹木,鸚鵡洲上長勢茂盛的芳草,描繪了一個空明、悠遠的畫面,為引發(fā)詩人的鄉(xiāng)愁設(shè)置了鋪墊。
尾聯(lián)“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詩作以一“愁”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和開篇的暗喻相照應(yīng),以起伏輾轉(zhuǎn)的文筆表現(xiàn)纏綿的鄉(xiāng)愁,做到了言外傳情,情內(nèi)展畫,畫外余音。
《使至塞上》
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翻譯:
輕車簡從將要去慰問邊關(guān),路經(jīng)的屬國已過居延。
像隨風(fēng)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邊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云霄,黃河邊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guān)時遇到偵察騎兵,得知主帥尚在前線未歸。
賞析:
這是詩人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紀行詩,記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fēng)光。
首聯(lián)“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
頷聯(lián)“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包含多重意蘊,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
頸聯(lián)“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
尾聯(lián)“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寫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此詩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由于被排擠而產(chǎn)生的孤獨、寂寞、悲傷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凈化、升華后產(chǎn)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
《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翻譯: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境內(nèi)游覽。
山隨著平坦廣闊的原野的出現(xiàn)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云層締構(gòu)城外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xiāng)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jīng)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cè)?,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游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指的就是這一壯游。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描寫了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用流動的視角寫景物的變化,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度到平原,山巒從視線中一點點地消失,江水沖下山巒向著廣闊的原野奔騰而去,畫出了一副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其中“隨”字將群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xiàn)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翻譯: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賞析:
這是一首描繪西湖美景頗具盛名的七律。此詩通過寫西湖早春明媚風(fēng)光的描繪,抒發(fā)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悅和對錢塘湖風(fēng)景的喜愛,更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
詩人從總體上著眼描繪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進途中展開景物描寫,選取了典型與分類排列相結(jié)合:中間寫鶯、燕、花、草四種最見春色的景物,動物與植物選擇組合,獨具匠心。
①詩的首聯(lián)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后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tài)天容。
②頷聯(lián)從靜到動,從全景的寫意到細節(jié)的工筆。
③頸聯(lián)寫俯察所見花草。
《庭中有奇樹》
兩漢·佚名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
翻譯: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樹,滿樹綠葉襯托著繁盛的花朵。
我攀著樹枝,摘下了其中一朵,想把它贈送給心中日夜思念的人。
花香充滿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間,可是天遙地遠,沒能送到心上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貴,只是有感于離別多時,想借著花兒表達思念之情罷了。
賞析:
此詩寫一個婦女對遠行的丈夫所產(chǎn)生的深切懷念之情,以及長期盼歸又寄情無望而產(chǎn)生的憂愁。
①前兩句詩“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描繪了這樣一幅圖景,寫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閨中的,是一首表現(xiàn)思婦的閨怨詩。
②“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彼紜D面對這繁花似錦的景象,忍不住攀著枝條,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贈送給日夜思念的親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詩歌的主旨——對遠行人的思念。
③“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是主人公無可奈何而說出的自我寬慰的話,同時也點明了全詩的主題。人生苦短,女人也如手中的鮮花,經(jīng)不起時間的等待,更經(jīng)受不起風(fēng)吹雨打。
《龜雖壽》
兩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翻譯:
神龜雖能長壽,但也有死亡的時候。
騰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fā)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調(diào)養(yǎng)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
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nèi)心的志向吧!
賞析:
從哲學(xué)的高度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態(tài)度,直抒自己的抱負。詩中集中表現(xiàn)了詩人自強不息、老而彌堅、建功立業(yè)的豪邁氣魄和積極進取精神,同時,也批判和否定了方士們關(guān)于神仙不死之說的妄談。作者直抒胸臆,坦率熱烈,真切地體現(xiàn)了詩人對生命的思考和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面貌。
①詩以“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遍_頭,作者用這兩個形象的比喻說明世間萬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陳代謝是大自然的根本規(guī)律。這就等于告訴人們說,人雖壽夭有別,但最終都是要死的,表現(xiàn)了作者樸素的唯物辯證思想和無神論的觀念,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②“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筆力遒勁,韻律沉雄,內(nèi)蘊著一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皦研牟灰选北磉_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fā),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體驗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對健康的重要意義。
③“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北憩F(xiàn)出一種深沉委婉的風(fēng)情,給人一種親切溫馨之感。盈,是滿的意思,可以引申為壽;縮,是專職的意思,可以引申為夭。這就是說,人的壽命的或長或短,不完全出于天定,只要調(diào)養(yǎng)有方,是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
《贈從弟》(其二)
魏晉·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fēng)。
風(fēng)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翻譯:
高山上松樹挺拔聳立,山谷間狂風(fēng)瑟瑟呼嘯。
風(fēng)聲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剛勁!
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難道是松樹沒有遭到嚴寒的侵凌嗎?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賞析:
這首詩看似詠物,實為言志,借青松之剛勁,明志向之堅貞。全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遠,氣壯脫俗。
①“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fēng)”以松的高潔之態(tài)動人情思,風(fēng)的肅殺之聲逼人警覺。用“亭亭”標示松的傲岸姿態(tài),用“瑟瑟”摹擬刺骨的風(fēng)聲。
②“風(fēng)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加強了抒情的氛圍。兩個“一何”強調(diào)詩人感受的強烈,一“盛”一“勁”表現(xiàn)沖突的激烈和詩人的感情傾向。
③“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由風(fēng)勢猛烈而發(fā)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剛勁而拓寬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發(fā)顯出環(huán)境的嚴酷和青松歲寒不凋的特性。詩的意境格外高遠,格調(diào)更顯得悲壯崇高。松樹和環(huán)境的對比也更分明,而松樹品性的價值也更加突現(xiàn)出來。
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以有力的一問一答作結(jié)。詩人由外而內(nèi),由表層到深層,把讀者眼光從“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視到松樹內(nèi)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樹之所以不畏狂風(fēng)嚴寒,是因為有堅貞不屈的高風(fēng)亮節(jié)。
《梁甫行》
魏晉·曹植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fēng)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翻譯:
八方的氣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內(nèi)的風(fēng)雨形態(tài)不一。
海邊的貧民多么艱苦啊,平時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妻子和兒女像禽獸一樣生活,盤桓在險阻的山林里。
簡陋的柴門如此冷清,狐兔在房屋周圍自在地行走毫無顧忌。
賞析:
此詩描述了邊海百姓的艱難生活,比較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慘痛景象,表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生活的同情。全詩采用了正面描寫與側(cè)面烘托的手法,使邊海貧民悲慘的生活圖景躍然紙上,言簡意賅,寓意深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是全詩的精華所在。逃民們每日出沒在山林之中與狐兔爭食爭住,而自己原來的家園卻因為無人居住,反而變成狐兔們的自由跳踉縱情嬉戲的王國,非??杀默F(xiàn)實。
《飲酒》
魏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譯:
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
問我為什么能這樣,只要心中所想遠離世俗,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jié)伴而還。
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分辨清楚,卻已忘了怎樣表達。
賞析:
此詩主要描摹詩人棄官歸隱田園后的悠然自得心態(tài),體現(xiàn)出陶淵明決心摒棄渾濁的世俗功名后回歸自然,陶醉在自然界中,乃至步入“得意忘言”境界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命體驗。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詩起首作者言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并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中的“心遠”是遠離官場,更進一步說,是遠離塵俗,超凡脫俗。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四句敘寫詩人歸隱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渾然契合的那種悠然自得的神態(tài)。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痹娔﹥删?,詩人言自己的從大自然的美景中領(lǐng)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純潔自然的恬淡心情。
【關(guān)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